漯河市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漯河市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网络设计 337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漯河市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漯河市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1、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漯河市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漯河市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漯河各县市经济发展情况如何?现在正在写一篇咱们漯河经济发展现状。希望详细一点,具体到各县区,如哪些

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南,伏牛山东麓平原和淮北平原交错带,沙河与澧河在此交汇。1948年设县级市,1986年升格为省辖市,2004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由三县一区调整为两县三区,辖临颍县、舞阳县、源汇区、郾城区和召陵区,并设立经济开发区,共有7个街道、27个镇、21个乡,面积26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8.6千公顷,总人口255.69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拓展到42.9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13.1平方米,城市绿地覆盖率达到43.9%。

临颍县 临颍县位于漯河市北部,因滨临颍河而得名,辖9镇6乡,361个行政村,面积8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4万亩,人口70.39万人。秦时属“颍川邵”,西汉初年置县迄今2200余年,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魏***交替的历史见证“受禅台”、“受禅碑”,早于赵州桥的隋代石拱桥“小商桥”,被誉为“天下第一桥”。临颍县是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县、全国食品加工强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是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县、依法治理百强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省级卫生县城;是省定35个扩权县和26个城镇化建设重点县之一。“豫南一枝花”——南街村就坐落在这片沃土上。

舞阳县 舞阳县位于漯河市西部偏南,自西向东缓斜,分岗地、平原和洼地,现辖7镇7乡,3***个行政村,面积7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6万亩,人口56.69万。南临舞水、北跨沙澧二河,三河横跨全境,形成独特的风景线。舞阳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和契刻符号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地下***丰富,盐岩总储量400亿吨,是全国品位第一、储量第二的大型矿藏,而且矿体厚度大、盐质纯、氯化钠含量91.40-98.88%,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工业价值。舞阳的澧河中沙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因其“沙质纯净,粗细适宜”而誉享八方。

源汇区 源汇区地处淮河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辖4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09个行政村,18个居委会,面积202平方公里,人口30.61万人,民族以汉族为主,另有回、满、蒙、壮、苗等11个少数民族。源汇区是商贸、经济和文化中心,又构成铁路、公路“双十字架”,是豫中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为历代商家必争之地,形成以食品加工、机械制造、板材加工、医疗化工和棉纺为主五大主导产业。

郾城区 郾城区属淮河流域大沙河中游平原地区,辖8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179个行政村,24个居委会,面积413平方公里,人口47.86万人。境内的“许南阁祠”是海内外学者的向往之地,北宋“彼岸寺经幢”、清道光年间的“八角硫璃井”、“镇河铁牛”,新时器时代的化身台遗址,五千年前龙山文化中期的高台建筑郝家台等景观,显现出郾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交通便利、投资政策和环境宽松,工业实力雄厚,已形成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化工生产、建筑建材等多个品种的产品体系,广东日康、四川希望、大连实德、河北天申等一大批名企巨商纷至沓来兴办实业。

召陵区 召陵区位于市区东半部,于2004年9月设立,辖4个镇(召陵镇、老窝镇、邓襄镇、万金镇)、3个乡(青年乡、姬石乡、后谢乡)、2个街道办事处(天桥街、翟庄街),208个行政村、13个居委会,面积405平方公里,人口50.14万人。战国时期,魏国就在此建立了召陵邑,是东汉时期著名文字学家、训诂学家、词汇家许慎的故里,他所撰著的《说文解字》是世界上第一部汉语大字典。京广、沪渝铁路在此交汇,四通八达,京珠高速公路入口与行政新区区址仅数百米之遥。

经济开发区 经济开发区位于市区东南部,1992年5月成立,1994年3月被省***批准为省级高新区,控制区面积41平方公里,建成区10平方公里,辖后谢乡,28个行政村和2个居委会,人口近10万人。实行封闭式管理,对入区项目根据投资者需求实行全过程、保姆式、个性化、***全程无费服务。历经十五年的开发建设,成为众多海内外客商心目中一方充满魅力的投资热土,成为中西部地区环境最优、发展最快的开发区之一。创业服务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2004年被评为“十五火炬***管理先进单位”和省级“专利试点园区”。目前进驻企业320多家,其中世界五百强企业4家,并创办双汇和银鸽工业园。荷兰索维恩集团、中粮集团、台湾旺旺集团、康师傅集团等知名企业相继入驻,形成以生物食品为主导,造纸、纺织、机械加工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成为拉动漯河工业增长的一个重要基地。

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1948年设立县级市,1986年升格为省辖市,2004年进行二次区划调整,现辖临颍、舞阳两县,郾城、源汇、召陵三区和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2617平方公里,总人口255.69万人。建省辖市20多年来,我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八五”时期漯河是全国发展最快的30个城市之一,“九五”、“十五”期间国民经济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进入“十一五”以来,全市经济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连年居全省前列或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63.2亿元,增长15.3%。

一、工业经济较快增长

我市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在成功实施“重点工业300亿振兴***”和“重点工业500亿上台阶工程”后,强力推进“重点工业超千亿***”,工业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上半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68.4亿元,增长19.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32.7亿元,增长22.5%。

食品、造纸工业支撑作用明显,化工工业发展较快。食品产业是我市支柱产业,我市是全省食品工业基地市、无公害食品基地示范市和全国首家“中国食品名城”。 培育出世界第四、亚洲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双汇集团,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企业之一南街村集团,全国第一家葡萄糖饮料生产企业澳的利集团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食品企业;形成了以肉类加工、粮食加工、饮料制造、蔬菜加工等行业为主导,以分割肉、肉制品、面粉、方便食品、饮料等50多个系列、上千个品种为主体的食品生产加工基地。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完成增加值74.9亿元,增长33.7%。

漯河是全省重要的造纸工业基地。拥有造纸工业龙头企业——“中国草浆第一股”——银鸽公司,造纸生产能力达到70万吨,形成了文化纸、生活纸、包装纸、特种纸四大系列产品。上半年,规模以上造纸及纸制品业完成增加值12.5亿元,增长37.8%。

漯河盐矿***丰厚,保护完整,已探明盐矿面积77平方公里,远景储量400亿吨,而且盐层多、盐质纯、成份高、氯化钠含量高达98.88%,是全国品位第一、储量第二的大型矿床。近几年,盐矿***开发力度加大,盐化工业发展较快,相继有金大地、永银、奇能等一批盐化工企业投资漯河,盐化工业正成为我市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上半年,我市以盐化工、煤化工为主的规模以上化工工业完成增加值8.5亿元,增长52.7%。

食品、造纸、化工三大行业完成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2%,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0%。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553.5亿元,增长35.6%;实现利税88.8亿元,增长42.1%;实现利润73亿元,增长50.2%。列入“重点工业超千亿***”的86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30.7亿元,增长40.6%;实现利税63.8亿元,增长38.6%;实现利润50.7亿元,增长47.6%。

二、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我市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双汇产业化工程和两县十镇百村示范工程,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高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

夏粮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新高。夏粮总产94.8万吨,增长7.3%,单产452公斤,增长2.8%。

畜牧业生产较快增长。上半年,新培育标准化养殖小区(场)20个,新培育出栏30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102个,新培育较大规模养殖专业户960个。生猪出栏150.5万头,增长12%,生猪存栏187.6万头,增长20%;肉类总产量13万吨,增长7.3%,禽蛋产量、牛奶产量分别增长8.2%和20%。

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上半年,全市新建农村公路55公里,新发展农村户用沼气2.5万座,新通自来水4600户,新建改造农家店142个,新建各类文化休闲场所201个,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2.5万平方米,新建标准化卫生室93个,新建新农村典型示范村22个。

三、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投资始终是漯河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重点项目建设始终是促进漯河经济快速崛起的重要支撑。在宏观环境趋紧,全国全省投资增速普遍回落的背景下,我市坚持深化“项目建设年”活动,不断加大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上半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6.2亿元,增长34.5%。其中城镇以上投资完成81亿元,增长37.2%。

工业投资仍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上半年,城镇以上工业投资完成60.7亿元,增长62.5%,较去年同期提高23.6个百分点。其中,纳入“双百工程”的100家企业完成投资56.1亿元,完成年度***的54%。

项目建设推进加快。上半年, 80个市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2.2亿元,占年度投资***的51.6%。56个***新开工项目已有39个开工,占全部***新开工项目的70%。列入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碰头会的18个重大项目,在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的代理协调下有效推进。总投资25亿元的2×30万千瓦热电项目已全面开工,目前已完成投资2.2亿元;总投资30亿元的永银盐化工项目和舞阳60万吨真空食盐项目已开工;金大地100万吨工业盐项目设备开始安装;郑煤集团与香港协鑫合作的煤化工项目外资已到位3500万美元,公司已注册;双汇5000万只肉鸡产业化、银鸽10万吨文化纸、新瑞路地物流港区等一批项目前期工作正加紧推进。

四、财税金融运行平稳

上半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1亿元,增长28.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9.14亿元,增长30.7%,占一般预算收入的75.6%,较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五项主体税种完成6.82亿元,占税收收入的74.6%,增长18.7%。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6.95亿元,增长21.4%。

止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9.2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8.91亿元,较年初增加21.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46.4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8.74亿元,较年初增加15.3亿元。组织召开了河南省漯河市银企对接会,省内16家银行与我市签约合同类贷款63.9亿元,合同贷款占比全省最高。

五、民生质量进一步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上半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22元,增长15.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547元,增长22.3%。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拉动了消费的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1亿元,增长22.8%。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已全部兑现。补贴金额共计1.9亿元,比上年增长73.6%,补贴农户50.4万户。就业再就业群体不断扩大。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8万人,完成***的94.8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万人,完成***的156.77%,城镇登记失业率2.18%,低于省控目标2.32个百分点;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6.2万人。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上半年,全市共征缴各项社会保险2.85亿元。启动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达192.6万人,平均参合率95.5%。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和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进一步提高,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60%。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呈现新局面。对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增加了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市中医院门诊楼扩建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项目建设已基本完工。许慎文化园、陈星聚墓园景区、小商桥旅游景区开发有序推进。人口继续稳定在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1.96‰。

六、以沙澧河综合开发为重点的城市建设快速推进

20多年来,我市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推进力度,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生态宜居城市。2004年第二次行政区划调整后,市区面积扩大到1020平方公里,是建省辖市之初的13倍多。2007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5.65%,比建省辖市之初提高26.75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6平方米,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3%。特色游园、街心公园、行道绿地造型多样,遍布市区;路灯、桥灯、彩色轮廓灯熠熠生辉,装点出亮丽夜市,城市美化亮化达到新的水平。全市基本实现“市县通高速、县乡通二级、村村通油路”。漯河连续获得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称号。

今年以来,沙澧河开发建设工程滨水区域规划高标准完成,顺利通过国家级专家评审。澧河段一期河堤加宽加高、河岸线护岸工程已全面完成,两岸绿化、美化工程基本完成,景观形象初步显现。安置房和配套设施建设快速推进。黄河路沙河桥、太行山路沙河桥、澧河桥正加紧施工,沙河节制闸工程前期工作全面完成。中山路、淞江路、湘江路、嵩山路改造工程和滦河路、燕山北路新建工程正加快推进。市污水净化中心二期扩建工程和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建成投用。“五城同创”取得阶段性成效,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七、重点领域的改革和招商引资力度加大

漯河是锐意改革创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开放城市。先后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漯河,美国杜邦公司、美国泰森集团、日本火腿株式会社等十几家世界500强企业,日本昊羽、日本丰田、韩国九鑫牧业、韩国乐天、香港华懋、台湾旺旺和康师傅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南京雨润、香港巧巧、北京奇能、辽宁希瑞、湖北宜化、河北中旺、福建亲亲、郑煤集团、郑州奥克金星、金大地盐化工、卫辉亚兴化工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都在漯河有较大的投资项目。漯河以改革开放的良好成效,先后成为全国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市、全国开拓农村市场试点市、全国以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试点市、全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和保证体系建设双试点市,是各种经济成份都能快速成长的“百花园”。今年以来,我市以战略重组为重点的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先后有银鸽集团与永煤集团、郑煤颍青与香港协鑫集团、舞阳中原制盐公司与中盐公司等16家企业成功重组,累计引进各类战略投资17.1亿元。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重点的行政改革继续深化。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便民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应进入行政服务大厅的审批事项已全部进入,承诺办结率达98%。以落实“五权”为核心的林权制度改革成效显著。积极探索把林地和树木所有权、使用权分包到户,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财税体制、社会事业、城市公用事业等方面的改革也都取得新的进展。组织开展了招商引资“百日会战”活动,先后在香港、青岛、北京、厦门、上海、中山等地成功举办了以推介中国食品名城、宣传食博会为主题的大型商务活动,一批合作项目正在跟踪洽谈。上半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9个,合同利用外资***8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亿美。新引进省外资金项目39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24.2亿元,增长30%。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何建设宽带网络基础设施

(一)宽带接入能力持续提升

光纤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本地网光缆线路长度增长170%,达到914万公里。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增长290%,达到1.88亿个,光纤到楼和光纤入户的宽带端口总数超过6300万,WLAN公共运营热点达到30万个。乡镇通宽带比例达到99%,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80%。3G网络覆盖全部地市、县城以及部分重点乡镇。3G基站达到62万个。

(二)骨干网络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长途光缆线路长度新增10万公里,达到82万公里。城域网广泛应用大容量DWDM系统,长途网引入单波长40Gbps的DWDM系统。互联网骨干网带宽超过30Tbps,国际出口带宽超过1Tbps,国内网间互联带宽超过450Gbps。互联网骨干网扁平化改造部分完成,IP专用承载网由骨干网延伸至城域网,建成全球最大IPv6示范网络。国际海陆缆系统可用容量达到6.8Tbps,海外POP点超过40个。

 (三)应用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不断提高

为适应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基础电信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积极布局互联网数据中心,并加快部署内容分发网络,实现由骨干网向城域网延伸。支撑各类信息化应用的业务平台不断完善,在“数字城市”、“无线城市”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配套设施共建共享有序推进

通信局房、管道、基站铁塔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有效保障宽带网络快速发展。同时,配套设施共建共享工作有序推进,自2008年以来,共减少新建基站站址及配套(铁塔、机房等)超过9.9万个、传输线路(管道、杆路等)超过18.3万公里,累计节约投资超过200亿元。

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还存在以下矛盾和问题:一是我国在接入带宽、宽带普及率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二是高带宽业务应用的普及程度不高,种类不够丰富,宽带发展的业务驱动力不足。三是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网络建设成本高,回收周期长,仅靠市场机制难以推动宽带网络发展。四是行业间统筹发展机制不完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尚未纳入城乡规划。五是缺乏国家战略层面对宽带网络发展的指导,相关配套政策有待完善。

二、“十二五”面临形势

(一)宽带网络基础设施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世界发展格局正面临深刻变革,为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各国以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为契机,纷纷出台宽带发展战略或***,通过***战略指引、政策激励甚至直接资金投入等举措,加快宽带网络覆盖和提速,带动新的科技和产业革命,抢占新时期经济、科技制高点。“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亟需国家战略重点支持,加快构建宽带网络基础设施,为经济和社会创新发展提供崭新平台,推动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和经济发展方式变革,提升国家长期综合竞争力。

(二)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宽带网络发展新机遇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要求发挥信息技术的引领支撑作用,不断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这为宽带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必须适度超前布局,进一步加快发展光纤宽带网络、无线移动宽带网络和下一代互联网等设施。

(三)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创新带动高带宽需求的快速增长

互联网应用的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宽带网络发展的主要动力。计算机、通信设备、消费电子等产业的边界日渐模糊,融合性终端不断推出,商业模式不断创新,跨界竞争带动互联网应用向更深交融、更广交互、更高智能的方向发展,***了网络带宽的增长。特别是与生产生活紧密结合的信息获取、商务交易、信息交流及文化*** 等互联网应用对接入带宽需求大幅提升。

(四)下一代网络的加速演进推动宽带网络发展

国际上的下一代互联网试验和部署速度正在加快,许多国家制定了IPv6发展战略和行动***,提出了明确的实施路线图和时间表。3G网络建设力度持续加大,3G增强型技术和LTE技术等在多个国家实现商用部署。无线局域网发展势头迅猛,热点覆盖水平不断提高,更高速率技术逐步引入。具有多媒体功能的新一代宽带卫星通信系统成为卫星通信的发展重点。下一代光传输网发展迅速,40Gbps DWDM逐步成为主流传输技术,100Gbps DWDM系统和10Gbps PON系统将逐步成熟和商用。下一代网络技术的加速演进为宽带网络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

(五)宽带应用的普及推广对网络安全提出更高要求

全球信息化持续发展,宽带应用的种类日渐丰富,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信息基础设施的依赖性日益增强。与此同时,网络、系统、终端的安全***不断出现,网络病毒、网络攻击、黑客入侵等安全问题将更加复杂和突出。网络安全成为关系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安全的重要因素,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面对诸多风险挑战,要求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和防护手段建设,提升国家应急通信和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以网络能力全面提升为主线,以加快建设光纤宽带网络、无线移动宽带网络和下一代互联网为着力点,强化网络安全保障,构建宽带、融合、泛在、安全、绿色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各领域协调发展,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打造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基础设施。

(二)基本原则

统筹部署、协调发展。综合考虑区域、城乡通信基础条件和需求,推动区域、城乡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统筹考虑有线宽带、无线移动宽带的***状况和发展需求,推动有线宽带、无线移动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统筹考虑骨干网、城域网和接入网的建设,促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各个层面协调发展。

应用驱动、重点推进。创新业务发展模式,扩展业务形态,丰富互联网内容,延伸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通过高带宽业务的普及应用,驱动宽带网络建设。加快宽带网络光纤化进程,统筹无线移动宽带网络发展,推动向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演进,加强宽带卫星通信技术应用和网络部署。

政企合力、加强协作。充分发挥电信企业主体作用,加强***支持和引导,结合各地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状况和实际需求,综合利用各类配套支持政策,共同推进适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管理、安全可靠。加强宽带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优化网络布局,提升关键网络节点、物理路由的安全性。强化网络安全管理,健全安全防护体系,同步完善安全保障手段。

(三)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期末,初步建成宽带、融合、泛在、安全、绿色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宽带新技术广泛应用,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应用基础设施协调发展。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在支撑国家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更加突出。宽带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缩小,东部发达城市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漯河市新农村调研报告(2)

(一)加快城乡统筹,促进和谐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面对当前城乡发展的差距和矛盾,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农村倾斜,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要抓好统筹规划、城乡市场的统筹发展、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城乡教育、卫生、社会事业的统筹发展和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让农村和农民真正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建设成果。

(二)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强化***服务功能。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

(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 安全 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生活环境。

(四)抓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新村镇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各级要有总体的规划,对全镇来讲,按照“分类指导,重点推进,逐步发展”原则进行规划,先选择条件好、有特色的村进行试点。根据其现有特点,对各村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建设,条件好的要高起点规划建设,其它地方的规划也要适度超前。规划设计以现代建筑方式,力求形式多

样,既可生态庄园式,也可农村社区式,既可分散村落式,也可城郊集中式,严格规划管理,建新拆旧,逐步推进,实现村屯城镇化建设目标。

四、加快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免收义务教育的杂费,调整中小学布局,增加教育投入,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增加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建立城乡教师的合理交流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建立起***出大头的农村基本医疗体系,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便民的征缴制度、就医制度和结算制度,探索建立参保农民小病受惠制度,让农民真正看得起病。以***公共财政为主导,建立多渠道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综上所述,可见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 成绩 ,大多数村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岳宁

时间2011.7.25—2011.8.15

土木造价七班

漯河市新农村调研报告 [篇2]

根据××省党委、***,××市委、市***指示和城区委、区***的安排,我们作为××镇××村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员,于2017年4月11日到达××村委,***取听汇报、走访群众、实地查看的方法,对××村2017年以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的现状

1、基本概貌:××村位于××—××(省道)沿线,居××镇东南部,距离镇***所在地约9公里,东与××村毗邻,西依××村,南向××村,北靠××村。××村是省级贫困村。全村总面积6.9平方公里,全村有1个自然坡,4个自然屯,有31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496户,总人口2017人,其中劳动力1086人,所居住的村民均为××族。××村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长冬暖,干湿分明,日照强,霜期短,冰雪罕见,降 雨 量较为充沛。××村有78户已安装了程控电话,但村委会办公地点手机信号非常弱;72%农户用上了自来水。2004年在上级支持下新建了村委办公楼;2017年修建了通村委水泥路4公里。2017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278元。

建设美丽乡村 全面推进河南乡村振兴战略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国家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国家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河南美丽乡村建设既有优势也有挑战,结合河南省实际,探索推进河南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河南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美丽乡村建设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举措,也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有力抓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第一,创建“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建设“美丽乡村”,必须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推广节能减排技术、节约和保护农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这是落实十九大提出的“为人民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的重要举措。第二,创建“美丽乡村”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农业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土地、水等***的超强开发利用和要素投入的过度消耗,直接导致农村***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污染加剧等严峻问题。建设“美丽乡村”,必须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强农业***环境保护,这是有效提高农业***利用率,走***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发展道路,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三,创建“美丽乡村”是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意义在于打破城乡二元对立体制和机制、建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一次有益的探索。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担负着天下粮仓、国人厨房、中原崛起、富民强省以及辐射周边的重任。抓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对河南省乃至全国意义重大。

二、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河南美丽乡村建设的优势与不足

新时代河南建设美丽乡村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河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省份,还是中国姓氏的主要起源地。河南不仅是历史文化***大省,也是自然景观荟萃之地,犹如一座浩瀚如烟的历史长廊、一幅风光旖旎的天然画卷,山川融南秀北雄于一体。美丽的山水胜景,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河南具有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人口众多,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农村劳动力***丰富;另一方面,河南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的特点,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第三,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近年来发展较快,稳中向好,正处于蓄势崛起、攻坚转型的关键阶段,发展活力和后劲不断增强。第四,河南自2013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以来,进行了许多成功探索。先后出台了《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申报指南》、《关于推进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荐申报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成效显著。

但是,河南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农村人居环境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农村生活垃圾、污水、粪污治理、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村容村貌提升等问题依然存在;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不够健全;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一些农村生态保护和建设资金投入还不足;一些基层党建工作滞后导致引领带动不足,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亟须提高;村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主体作用发挥不足;美丽乡村建设各主体之间的系统协调、创新发展及其主动性有待加强;有关重大工程的规划与协同管理机制有待完备;依靠教育和新科技应用的推广体系亟待建立健全;相关智库建设水平和相关政策研究能力有待提高等。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新时代河南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

三、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河南美丽乡村建设主要路径

1.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宣传引导

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各级党委和***必须健全农村工作领导体制,理顺涉农部门的职责分工,深化农村改革,强化投入保障和规划引领,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活化农村***要素,汇聚全社会支农助农兴农力量,制定切实可行的美丽乡村建设方案。各乡镇、村也要对照创建标准,查找自身差距,确定创建目标,压实创建责任,自上而下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创建工作格局,切实加强对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领导。各乡镇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及培训***,对美丽乡村创建的目的意义、标准要求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培训,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创建活动,逐步消除“***干、群众看”的现象,确保创建工作没有“局外人”,没有“门外汉”。可通过多种途径扩大宣传面,经常性地表扬先进典型,及时通报批评个别村民的违法违规行为,从而逐步转变村民的思想观念,引导村民将思想内化为实践行动。

2.按照“乡风文明”要求,塑造乡村新风貌

按照“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深入发掘乡村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基因,保护乡村社会价值和情感记忆,让“乡愁”成为离开乡村的人最美的守望,成为没来过乡村的人最美的畅想。把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与群众文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力传播乡风文明,真正把乡村建设成为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人文家园、和谐家园。以丰富活动载体为重点,引导村民“养成好习惯”,促进村民“形成好风气”。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推进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建设,开展突出治安问题***,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学法、守法、尊法、用法,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明风尚,依托村规民约、教育惩戒等褒扬善行义举、贬斥失德失范,增强农民群众对党组织、村集体的归属感、认同感,逐渐形成“文明和谐、友爱诚信、互帮互助、尊老爱幼”的良好风尚。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生态宜居的乡村发展新环境

一是抓好以道路网络建设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级***必须尽快推进乡村道路与主干道路联接,实现村道、乡道与县道、省道及国道相互联通,完善乡村道路网络,把路修到农民的家门口,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二是坚持以“整洁、美丽、和谐、宜居”为目标,集中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和厕所等的治理,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建立健全乡村环境治理长效机制。三是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当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发生冲突时,经济发展必须让位于生态保护,在绿水青山下搞生态农业,守住“生态美”这块阵地。兰考县近年来开创的“特色廊道建设工程”引人注目,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三年行动***,完善过村路段附属设施,建设“文化墙”,打造文化走廊;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扎实开展“清零”行动,清障、清脏,打造清洁街道;结合“路田分家”整治,沿路两侧植草栽树,打造绿色走廊。

4.以三产融合催生乡村发展新业态,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就必须秉承大农业理念,把新技术、新业态引进乡村,全面开发农业复合功能。同时,也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农业现代化的先进经验,以现有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单个品种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具体来讲,一是瞄准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升级过程中产生的全新市场空间,围绕粮油、蔬菜、茶叶等重点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价值链;二是规划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推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三是突出地域特色,加快形成以特色农产品和大宗农产品品牌为核心的农业品牌格局;四是提升农业的文化、科技、教育、休闲度***、旅游观光等价值,增强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努力实现产地生态、产品绿色、产业融合、产出高效。

5.依靠科技创新,鼓励多方参与

美丽乡村建设,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是关键。第一,加强农村教育科技的投入。除了对农村基础教育加大资金投入和优秀师资引进以外,还要加强对成年农民的教育培训投入。通过各种培训,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水平的同时,培养他们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二,完善高层次人才参与机制。充分利用河南省内优质丰富的高等教育、科研院所、权威智库等创新***平台,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突破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关键工程技术瓶颈。第三,建立合作交流共享平台。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方略,定期到省外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的地方去学习考察,将有益可行的经验成果推广创新,同时也把本省数年来的典型经验和成功模式进行总结和提炼,建立起经验分享、合作交流的平台,提升河南省在美丽乡村建设领域的话语权和示范作用。

6.建立健全资金投入体制机制

美丽乡村建设涵盖了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造、农村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建设等,资金需求量极大。各地应多渠道筹集资金,构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多元投入机制,以***为主导,投入适当经费,组织企业积极参与、适当收益,敦促村民少量收费,设置生态公益岗位,探索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建设机制。

【焦作大学王明英郑广华本文系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河南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0JC56)的阶段性成果】

怎样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大力建设通村公路.按照“县组织验收、市审查上报,省公路局核准、交通厅拨款”的程序以及“据实补助、先干后补”的办法实施.凡达到交通厅颁布标准的通村沥青路,关中地区每公里补助10万元,陕南、陕北地区每公里补助12万元;凡达到交通厅颁布标准的通村水泥路,全省统一按每公里15万元给予补助.在整个建设中,要严格执行项目管理“四项制定”,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质量控制,确保建设质量.严格资金管理,公示资金使用,保证国家补助资金真正用到农村公路上,防止截留、挤占和挪用.

第二,动员各方积极力量.充分发挥***主导和政策引导作用,紧紧依靠地方***、农村群众及社会力量,坚持“国家投一点、地方筹一点、群众自愿出一点”的多元化筹资机制,各地交通部门要积极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和密切合作,形成多方支持、建设农村公路的合力.要认真总结延安市修建农村公路经验,坚持以往“乡村群众打底子,交通部门铺面子”等做法,依法用好“一事一议”政策,引导农村自愿出工投劳,合法筹集建设资金.要尊重农民的选择,不修农村不需要和不愿意建的路,不搞强行摊派和集资,决不能增加农民的负担.

第三,坚持经济节约的原则.农村公路的设计、建设、养护和管理,要按照量力而行、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进行,修实用之路、安全之路、***节约之路.要合理把握标准,适当简化程序,标准规范以及线型选择等要因地制宜、因路制宜,推广就地取材、经济耐用、易于养护的路面结构.不搞大改线、大***,保护沿线农村利益.注重环境保护和节约用地,最大限度地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源和料场,不得乱***滥挖,防止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

第四,加强改善养护管理.认真实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建立、完善以县为主、乡村配合的管理体制,统一规范管理机构,市设农村公路管理处,县设农村公路管理站.逐步建立以***投入为主的稳定资金渠道,特别是要落实地方***责任和地方财政预算资金投入.健全养护机构,完善养护模式,推行专业养护与群众养护、常年养护与季节养护相结合的养护方式.加强对农村公路的技术指导,做好全省农村公路通达以及技术状况普查工作.

第五,积极发展农村客运.把农村客运网络作为支农、惠农、兴农的实质性举措加快发展,充分发挥农村公路效益.按照“路、站、运”一体化发展原则,修建简便、经济、实用的停靠点或招呼站;积极进行农村客运公交化试点,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让广大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方便和实惠.

漯河市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漯河市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漯河市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