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知识题库答案第五章(网络基础知识题库答案第五章)

网络设计 910
今天给各位分享网络基础知识题库答案第五章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网络基础知识题库答案第五章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 1、求网络基础知识5道简答题

今天给各位分享网络基础知识题库答案第五章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网络基础知识题库答案第五章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求网络基础知识5道简答题

osi分为七层 从下到上分别为:物理、数据链路、网络、传输、会话、表示、应用层。

计算机网络类型

1.局域网(lan):一般限定在较小的区域内,小于10km的范围,通常***用有线的方式连接起来。

2.城域网(man):规模局限在一座城市的范围内,10~100km的区域。

3.广域网(wan):网络跨越国界、洲界,甚至全球范围。

目前局域网和广域网是网络的热点。局域网是组成其他两种类型网络的基础,城域网一般都加入了广域网。广域网的典型代表是internet网。

工作模式:

(1) 对等网(Peer to Peer)

(2)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lient/Server)

(3) 专用服务器

节点结构分为:星型结构、环型结构 、总线型结构 、分布式结构 、树型结构、网状拓扑结构、蜂窝拓扑结构

电路交换是要将要发送的数据一起发送出去,这种传输数据的方法不好,容易造成误差,而且不容易检查。

报文交换是将发送的数据分成几个部分,在各个部分的开始和结尾加上一些地址和检错信息发送出去,这种传输效率较好,不容易出错。

分组交换是最好的传输方式,他是在报文交换的基础上的改进,他是把数据分成几部分,然后将这几部份同时发送出去,效率最高,误码率最低,现在***用的就是这个技术了!

看在答出这么多的份上,多加分啊,太扣了。

网络基础 。求答案

汗,试卷都上来了!

给你答案吧,自己做的,不保证完全正确,哈哈!

DABCA BABCC CABDC CACBD

1、局域网(LAN) 广域网(WAN) 城域网(MAN)

2、通信子网和***子网

3、总线型、星型、树型、环形和网型

4、语法、语义、时序

5、TCP UDP

6、屏蔽双绞线(STP) 非屏蔽双绞线(UTP)

7、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

8、单模光纤 多模光纤

9、网络层

10、网络号 主机号

11、11010110 00111100 00011110 11000001

12、对称加密 非对称加密

计算机网络基础题 求答案啊

1、C 共享软、硬件和数据***

2、C 应用层

3、B 总线拓扑结构

4、A 网卡

5、B FTP

6、D 网络的连接与互连设备

7、A. 移幅键控法

8、C. IP,ICMP,ARP,RARP

9、D. 124

10、B.“用户属性”对话框

11、A. 信元交换是一种使用异步时分多路复用技术的交换技术

12、C.分段

13、D.报文交换方式适用于语言连接或交互式终端到计算机的连接

14、B 、指定显示的图片

15、文件服务是网络操作系统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网络服务功能

眼花了都。。

如何掌握网络基础知识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项目是Cisco公司在全球范围推出的一个主要面向初级网络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项目。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CCNAExploration:网络基础知识》作为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的指定教材,适合准备参加CCNA认证考试的读者。另外《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CCNAExploration:网络基础知识》也适合各类网络技术人员参考阅读。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CCNAExploration:路由协议和概念》由Cisco讲师编写,旨在作为参考书供读者随时随地阅读。以巩固课程内容以及充分利用时间。另外,《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CCNAExploration:路由协议和概念》还包含CCENT7CCNA考试涉及的主题。《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CCNAExploration:路由协议和概念》的编排有助于使读者将重点放在重要概念上,从而成功地完成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在每章开始部分以问题的形式概述本章的核心概念。关键术语:在每章开始部分提供本章所引用的网络术语列表。术语表:超过250条的全新术语参考。“检查你的理解”问题和答案:用每章后的问题来进行理解力测试。附录中的答案对每个问题进行了解释。挑战的问题和实践:利用与CCNA考试中相类似的复杂问题挑战自己。附录中的答案对每个问题进行了解释。 [编辑本段]目录第1章 生活在以网络为中心的世界里 1

1.1 目标 1

1.2 关键术语 1

1.3 在以网络为中心的世界相互通信 2

1.3.1 网络支撑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2

1.3.2 当今最常用的几种通信工具 3

1.3.3 网络支撑着我们的学习方式 3

1.3.4 网络支撑着我们的工作方式 4

1.3.5 网络支撑着我们*** 的方式 5

1.4 通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

1.4.1 何为通信 6

1.4.2 通信质量 6

1.5 网络作为一个平台 6

1.5.1 通过网络通信 7

1.5.2 网络要素 7

1.5.3 融合网络 9

1.6 Internet的体系结构 10

1.6.1 网络体系结构 10

1.6.2 具备容错能力的网络体系结构 11

1.6.3 可扩展网络体系结构 13

1.6.4 提供服务质量 13

1.6.5 提供网络安全保障 15

1.7 网络趋势 16

1.7.1 它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16

1.7.2 网络行业就业机会 17

1.8 总结 17

1.9 实验 18

1.10 检查你的理解 18

1.11 挑战的问题和实践 20

1.12 知识拓展 20

第2章 网络通信 21

2.1 目标 21

2.2 关键术语 21

2.3 通信的平台 22

2.3.1 通信要素 22

2.3.2 传送消息 23

2.3.3 网络的组成部分 23

2.3.4 终端设备及其在网络中的作用 24

2.3.5 中间设备及其在网络中的作用 24

2.3.6 网络介质 25

2.4 局域网、广域网和网际网络 26

2.4.1 局域网 26

2.4.2 广域网 26

2.4.3 Internet:由多个网络组成的网络 26

2.4.4 网络表示方式 27

2.5 协议 28

2.5.1 用于规范通信的规则 28

2.5.2 网络协议 29

2.5.3 协议族和行业标准 29

2.5.4 协议的交互 29

2.5.5 技术无关协议 30

2.6 使用分层模型 30

2.6.1 使用分层模型的优点 30

2.6.2 协议和参考模型 31

2.6.3 TCP/IP模型 31

2.6.4 通信的过程 32

2.6.5 协议数据单元和封装 32

2.6.6 发送和接收过程 33

2.6.7 OSI模型 33

2.6.8 比较OSI模型与TCP/IP模型 34

2.7 网络编址 35

2.7.1 网络中的编址 35

2.7.2 数据送达终端设备 35

2.7.3 通过网际网络获得数据 35

2.7.4 数据到达正确的应用程序 36

2.8 总结 37

2.9 实验 37

2.10 检查你的理解 37

2.11 挑战的问题和实践 39

2.12 知识拓展 39

第3章 应用层功能及协议 41

3.1 目标 41

3.2 关键术语 41

3.3 应用程序:网络间的接口 42

3.3.1 OSI模型及TCP/IP模型 42

3.3.2 应用层软件 44

3.3.3 用户应用程序、服务以及应用层协议 45

3.3.4 应用层协议功能 45

3.4 准备应用程序和服务 46

3.4.1 客户端—服务器模型 46

3.4.2 服务器 46

3.4.3 应用层服务及协议 47

3.4.4 点对点网络及应用程序 48

3.5 应用层协议及服务实例 49

3.5.1 DNS服务及协议 50

3.5.2 WWW服务及HTTP 53

3.5.3 电子邮件服务及SMTP/POP协议 54

3.5.4 电子邮件服务器进程——MTA及MDA 55

3.5.5 FTP 56

3.5.6 DHCP 57

3.5.7 文件共享服务及SMB协议 58

3.5.8 P2P服务和Gnutella协议 59

3.5.9 Telnet服务及协议 60

3.6 总结 61

3.7 实验 61

3.8 检查你的理解 62

3.9 挑战的问题和实践 63

3.10 知识拓展 64

第4章 OSI传输层 65

4.1 目标 65

4.2 关键术语 65

4.3 传输层的作用 66

4.3.1 传输层的用途 66

4.3.2 支持可靠通信 69

4.3.3 TCP和UDP 70

4.3.4 端口寻址 71

4.3.5 分段和重组:分治法 74

4.4 TCP:可靠通信 75

4.4.1 创建可靠会话 75

4.4.2 TCP服务器进程 76

4.4.3 TCP连接的建立和终止 76

4.4.4 三次握手 76

4.4.5 TCP会话终止 78

4.4.6 TCP窗口确认 79

4.4.7 TCP重传 80

4.4.8 TCP拥塞控制:将可能丢失的数据段降到最少 80

4.5 UDP协议:低开销通信 81

4.5.1 UDP:低开销与可靠性对比 81

4.5.2 UDP数据报重组 82

4.5.3 UDP服务器进程与请求 82

4.5.4 UDP客户端进程 82

4.6 总结 83

4.7 实验 84

4.8 检查你的理解 84

4.9 挑战的问题和实践 86

4.10 知识拓展 86

第5章 OSI网络层 87

5.1 学习目标 87

5.2 关键术语 87

5.3 IPv4地址 88

5.3.1 网络层:从主机到主机的通信 88

5.3.2 IPv4:网络层协议的例子 90

5.3.3 IPv4数据包:封装传输层PDU 92

5.3.4 IPv4数据包头 92

5.4 网络:将主机分组 93

5.4.1 建立通用分组 93

5.4.2 为何将主机划分为网络? 95

5.4.3 从网络划分网络 ***

5.5 路由:数据包如何被处理 98

5.5.1 设备参数:支持网络外部通信 98

5.5.2 IP数据包:端到端传送数据 98

5.5.3 ***:网络的出口 99

5.5.4 路由:通往网络的路径 100

5.5.5 目的网络 102

5.5.6 下一跳:数据包下一步去哪 103

5.5.7 数据包转发:将数据包发往目的 103

5.6 路由过程:如何学习路由 104

5.6.1 静态路由 104

5.6.2 动态路由 104

5.6.3 路由协议 105

5.7 总结 106

5.8 试验 106

5.9 检查你的理解 107

5.10 挑战问题和实践 108

5.11 知识拓展 109

第6章 网络编址:IPv4 110

6.1 学习目标 110

6.2 关键术语 110

6.3 IPv4地址 111

6.3.1 IPv4地址剖析 111

6.3.2 二进制与十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112

6.3.3 十进制到二进制的转换 114

6.3.4 通信的编址类型:单播、广播,多播 118

6.4 不同用途的IPv4地址 121

6.4.1 IPv4网络范围内的不同类型地址 121

6.4.2 子网掩码:定义地址的网络和主机部分 122

6.4.3 公用地址和私用地址 123

6.4.4 特殊的单播IPv4地址 124

6.4.5 传统IPv4编址 125

6.5 地址分配 127

6.5.1 规划网络地址 127

6.5.2 最终用户设备的静态和动态地址 128

6.5.3 选择设备地址 129

6.5.4 Internet地址分配机构(IANA) 130

6.5.5 ISP 131

6.6 计算地址 132

6.6.1 这台主机在我的网络上吗? 132

6.6.2 计算网络、主机和广播地址 133

6.6.3 基本子网 135

6.6.4 子网划分:将网络划分为适当大小 138

6.6.5 细分子网 140

6.7 测试网络层 145

6.7.1 ping127.0.0.1:测试本地协议族 146

6.7.2 ping***:测试到本地网络的连通性 146

6.7.3 ping远程主机:测试到远程网络的连通性 146

6.7.4 traceroute(tracert):测试路径 147

6.7.5 ICMPv4:支持测试和消息的协议 149

6.7.6 IPv6概述 150

6.8 总结 151

6.9 试验 151

6.10 检查你的理解 152

6.11 挑战问题和实践 153

6.12 知识拓展 153

第7章 OSI数据链路层 154

7.1 学习目标 154

7.2 关键术语 154

7.3 数据链路层:访问介质 155

7.3.1 支持和连接上层服务 155

7.3.2 控制通过本地介质的传输 156

7.3.3 创建帧 157

7.3.4 将上层服务连接到介质 158

7.3.5 标准 159

7.4 MAC技术:将数据放入介质 159

7.4.1 共享介质的MAC 159

7.4.2 无共享介质的MAC 161

7.4.3 逻辑拓扑与物理拓扑 161

7.5 MAC:编址和数据封装成帧 163

7.5.1 数据链路层协议:帧 163

7.5.2 封装成帧:帧头的作用 164

7.5.3 编址:帧的去向 164

7.5.4 封装成帧:帧尾的作用 165

7.5.5 数据链路层帧示例 165

7.6 汇总:跟踪通过Internet的数据传输 169

7.7 总结 172

7.8 试验 173

7.9 检查你的理解 173

7.10 挑战问题和实践 174

7.11 知识拓展 174

第8章 OSI物理层 176

8.1 学习目标 176

8.2 关键术语 176

8.3 物理层:通信信号 177

8.3.1 物理层的用途 177

8.3.2 物理层操作 177

8.3.3 物理层标准 178

8.3.4 物理层的基本原则 178

8.4 物理层信号和编码:表示比特 179

8.4.1 用于介质的信号比特 179

8.4.2 编码:比特分组 181

8.4.3 数据传输能力 182

8.5 物理介质:连接通信 183

8.5.1 物理介质的类型 183

8.5.2 铜介质 184

8.5.3 光纤介质 187

8.5.4 无线介质 189

8.5.5 介质连接器 190

8.6 总结 191

8.7 试验 191

8.8 检查你的理解 192

8.9 挑战问题和实践 193

8.10 知识拓展 194

第9章 以太网 195

9.1 学习目标 195

9.2 关键术语 195

9.3 以太网概述 196

9.3.1 以太网:标准和实施 196

9.3.2 以太网:第1层和第2层 196

9.3.3 逻辑链路控制:连接上层 1***

9.3.4 MAC:获取送到介质的数据 1***

9.3.5 以太网的物理层实现 198

9.4 以太网:通过LAN通信 198

9.4.1 以太网历史 199

9.4.2 传统以太网 199

9.4.3 当前的以太网 200

9.4.4 发展到1Gbit/s及以上速度 200

9.5 以太网帧 201

9.5.1 帧:封装数据包 201

9.5.2 以太网MAC地址 202

9.5.3 十六进制计数和编址 203

9.5.4 另一层的地址 205

9.5.5 以太网单播、多播和广播 205

9.6 以太网MAC 207

9.6.1 以太网中的MAC 207

9.6.2 CSMA/CD:过程 207

9.6.3 以太网定时 209

9.6.4 帧间隙和回退 211

9.7 以太网物理层 212

9.7.1 10Mbit/s和100Mbit/s以太网 212

9.7.2 吉比特以太网 213

9.7.3 以太网:未来的选择 214

9.8 集线器和交换机 215

9.8.1 传统以太网:使用集线器 215

9.8.2 以太网:使用交换机 216

9.8.3 交换:选择性转发 217

9.9 地址解析协议(ARP) 219

9.9.1 将IPv4地址解析为MAC地址 219

9.9.2 维护映射缓存 220

9.9.3 删除地址映射 222

9.9.4 ARP广播问题 223

9.10 总结 223

9.11 试验 223

9.12 检查你的理解 224

9.13 挑战问题和实践 225

9.14 知识拓展 225

第10章 网络规划和布线 226

10.1 学习目标 226

10.2 关键术语 226

10.3 LAN:进行物理连接 227

10.3.1 选择正确的LAN设备 227

10.3.2 设备选择因素 228

10.4 设备互连 230

10.4.1 LAN和WAN:实现连接 230

10.4.2 进行LAN连接 234

10.4.3 进行WAN连接 237

10.5 制定编址方案 239

10.5.1 网络上有多少主机? 240

10.5.2 有多少网络? 240

10.5.3 设计网络地址的标准 241

10.6 计算子网 242

10.6.1 计算地址:例1 242

10.6.2 计算地址:例2 245

10.7 设备互连 246

10.7.1 设备接口 246

10.7.2 进行设备的管理连接 247

10.8 总结 248

10.9 试验 249

10.10 检查你的理解 249

10.11 挑战问题和实践 250

10.12 知识拓展 252

第11章 配置和测试网络 253

11.1 学习目标 253

11.2 关键术语 253

11.3 配置Cisco设备:IOS基础 254

11.3.1 CiscoIOS 254

11.3.2 访问方法 254

11.3.3 配置文件 256

11.3.4 介绍CiscoIOS模式 257

11.3.5 基本IOS命令结构 259

11.3.6 使用CLI帮助 260

11.3.7 IOS检查命令 264

11.3.8 IOS配置模式 266

11.4 利用CiscoIOS进行基本配置 266

11.4.1 命名设备 266

11.4.2 限制设备访问:配置口令和标语 268

11.4.3 管理配置文件 271

11.4.4 配置接口 274

11.5 校验连通性 276

11.5.1 验证协议族 276

11.5.2 测试接口 277

11.5.3 测试本地网络 280

11.5.4 测试***和远端的连通性 281

11.5.5 trace命令和解释trace命令的结果 282

11.6 监控和记录网络 286

11.6.1 网络基线 286

11.6.2 捕获和解释trace信息 287

11.6.3 了解网络上的节点 288

11.7 总结 290

11.8 试验 291

11.9 检查你的理解 292

11.10 挑战问题和实践 293

11.11 知识拓展 293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1、运算器和控制器属于计算机的(C ) A、外部设备B、内存C、CPUD、系统软件2、数据传输速率是Modem的重要技术指标,单位为( A )A、b/sB、Bytes/SC、KB/SD、MB/S3、计算机的核心部分是( C )A、操作系统B、硬盘XC、CPUD、内存4、Intranet***用的协议为( A)A、TCP/IPB、PX/SPXC、SET/SSLD、X.255、显示器和打印机属于计算机系统中的( C )A、辅助存储器B、输入设备C、输出设备D、软件系统6、( D)是随机存取存储器。A、CPUB、内存C、ROMD、RAM7、按照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分类,SQL2000属于(D )A、通用软件B、操作系统C、语言处理系统D、数据库管理系统8、( B)的实际名称叫非易失随机访问存储器(NVRAM),特点是断电后数据不消失,因此可以作为外部存储器使用。A、闪存B、内存C、ROMD、硬盘9、大多数局域网***用以中央结点为中心与各结点连接的方式,按拓扑结构分,这属于( B )结构。A、环型B、星型C、总线型D、多边型10、一条实际的传输介质,如双绞线可包含( D )信道。A、1个B、2个C、3个D、多个1 (多选) (B )和(C )统称为外部设备。P1

A.存储器 B.外存储器 C.输入输出设备 D.*** 设备

2 (多选) 微型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有( ABC)和其它*** 设备等。P1

A.存储器 B.输入输出设备 C.CPU D.扫描仪

3 (单选) (C)是指组成计算机的任何机械的、磁性的、电子的装置或部件。 P1

A.计算机软件 B.计算机软件系统 C.计算机硬件 D.计算机硬件系统

5 (多选) 不论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还是微型计算机,都是由( A)和(B )两大部分组成。 P1

A.计算机硬件系统 B.计算机软件系统 C.计算机系统 D.计算机辅助工具

6 (多选) 微型计算机的内存根据其工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A )和( D) P3

A.RAM B.DVD C.CD-ROM D.ROM

7 (单选) CPU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是主频,主频越(B ),表明CPU的运算速度越快,当然性能也越好。 P2

A.低 B.高 C.中等 D.一般

8 (单选) (B )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对数据的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逻辑判断等操作。 P2

A.控制器 B.运算器 C.计算器 D.存储器

9 (多选) 中央处理器称为CPU,它主要由( C)和( A)组成,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P1

A.控制器 B.计算器 C.运算器 D.调制解调器

10 (多选) 文字处理软件按功能分,大致有以下几大类( BAC)。 P8

A.具有较完备功能的文字处理软件 B.简单的文本编辑程序

C.专业印刷排版系统 D.表格处理软件

11 (多选) 根据开发方式和适用范围,应用软件又可分为(B )和(C)。 P8

A.文字处理软件 B.通用应用软件 C.定制应用软件 D.管理系统软件

12 (单选) 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中,( C)具有特殊的地位,它能对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和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 P7

A.语言处理系统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操作系统 D.常用服务程序

13 (单选) ( B)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常用服务程序等。 P7

A.应用软件 B.系统软件 C.定制软件 D.辅助开发软件

14 (单选) 在Internet上所有主机都有一个”名字-地址”及”地址-名字”的映射,完成这一映射的系统叫做域名系统。那么,完成”名字-地址”映射的过程叫( D)。 P16

A.反向解析 B.逆向解析 C.顺向解析 D.正向解析

15 (单选) 每个IP地址由网络地址和 ( B)两部分组成。 P15

A.服务器地址 B.主机地址 C.客户机地址 D.域名地址

16 (单选) 局域网作用范围小,分布在一个房间、一个建筑物或一个企事业单位。地理范围在10m~1km。传输速率在( C)以上。P10

A.1.5Mbps B.2Mbps C.1Mbps D.10Mbps

17 (多选) 决定局域网 特性的主要技术要素有:(ABC )。 P12

A.网络拓扑 B.传输介质 C.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D.局域网传输协议

18 (多选) 计算机网络按分布距离可分为(ACD )。P10

A.局域网 B.互联网 C.广域网 D.城域网

19 (多选) 常用的数据交换技术有:(ABD )。P20

A.线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端到端交换 D.分组交换

20 (单选) 数据通信系统是指以计算机为中心,用通信线路与数据终端设备连接起来,执行( A)的系统。P16

A.数据通信 B.线路通信 C.单工通信 D.双工通信

21 (单选) (C )是将组成字符的各个比特按顺序逐位地在信道上传输。 P18

A.并行传输 B.基带传输 C.串行传输 D.频带传输

22 (多选) 通信的目的是信息传输。那么,通信的三要素是( ABC)。 P16

A.信源 B.载体 C.信宿 D. 信道

计算机网络习题

这个是按章节来的,你自己找一下吧

第一章习题答案

1. 填空题

(1) 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覆盖范围可分为_局域网_、城域网和__广域网__。

(2) 从计算机网络组成的角度看,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分为 通信 子网和__***__子网。

(3)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 星型 、树型、 总线型 、环型和网状型。

第二章习题答案

1.填空题

(1) 调制解调器的作用是实现 模拟/数字 信号和 数字/模拟 信号之间的变换。

(2) 在数据通信过程中,接收端要通过差错控制检查数据是否出错,而***用反馈重发纠错的方法有 停等ARQ 方式和连续ARQ方式,连续ARQ方式又包括选择方式和

 GO-BACK-N 方式。

(3) 脉冲编码调制的过程简单地说可分为三个过程,它们是 抽样 、 量化 和编码。

(4) 在数字通信信道上,直接传送基带信号的方法称为 基带传输 。

(5) 通信信道按传输信号的类型可划分为 模拟 信道和 数字 信道。

(6) 数字数据在数字信道上传输前需进行 编码 ,以便在数据中加入时钟信号;

(7) 数字数据的基本调制技术包括幅移键控、 频移键控 和相移键控。

2.选择题

(1) 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值来表示数字信号1、0 的编码方式是 C 。

A.ASK B.FSK C.PSK D.NRZ

(2) 在网络中,将语音与计算机产生的数字、文字、图形与图像同时传输,将语音信号数字化的技术是 B ;

A.差分Manchester编码 B.PCM技术

C.Manchester编码 D.FSK方法

(3) 下面关于卫星通信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卫星通信通信距离大,覆盖的范围广

B.使用卫星通信易于实现广播通信和多址通信

C.卫星通信的好处在于不受气候的影响,误码率很低

D.通信费用高,延时较大是卫星通信的不足之处

(4) 电缆屏蔽的好处是 B 。

A.减少信号衰减 B.减少电磁干扰辐射

C.减少物理损坏 D.减少电缆的阻抗

(5) 在下列多路复用技术中, B 具有动态分配时隙的功能。

A.同步时分多路复用 B.统计时分多路复用

C.频分多路复用 D.波分多路复用

(6) 下面有关虚电路和数据报的特性,正确的是 C 。

A.虚电路和数据报分别为面向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服务

B.数据报在网络中沿同一条路径传输,并且按发出顺序到达

C.虚电路在建立连接之后,分组中只需要携带连接标识

D.虚电路中的分组到达顺序可能与发出顺序不同

(7) 在数字通信中,使收发双方在时间基准上保持一致的技术是 B 。

A.交换技术 B.同步技术 C.编码技术 D.传输技术

(8) 在同一时刻,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数据的信道通信方式为  D 。

A.半双工通信 B.单工通信 C.数据报 D.全双工通信

(9) 对于脉冲编码调制来说,如果要对频率为600Hz的语音信号进行***样,若传送PCM信号的信道带宽是3KHz,那么***样频率应该取 B ,就足够可以重构原语音信号的所有信息。

A.1.2KHz B.6KHz C.9KHz D.300Hz

第三章习题答案

1. 填空题

(1) 在TCP/IP参考模型的传输层上, 用户数据报 协议实现的是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服务,而 传输控制 协议一个基于连接的通信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2) 在计算机网络中,将网络的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的 体系结构。其中,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是 TCP/IP 协议,由它组成了Internet的一整套协议。

2. 选择题

(1)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不基于特定机型、操作系统或公司的网络体系结构OSI模型中,第一层和第三层分别为 A 。

A.物理层和网络层 B.数据链路层和传输层

C.网络层和表示层 D.会话层和应用层

(2) 在下面给出的协议中, D 属于TCP/IP的应用层协议。

A.TCP和FTP B.IP和UDP

C.RARP和DNS D.FTP和SMTP

(3) 在下面对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特性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A.通过交换与路由,找到数据通过网络的最有效的路径

B.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任务是提供一种可靠的通过物理介质传输数据的方法

C.将数据分解成帧,并按顺序传输帧,并处理接收端发回的确认帧

D.以太网数据链路层分为LLC和MAC子层,在MAC子层使用CSMA/CD的协议

(4) 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单位分别是 C 。

A.报文、帧、比特 B.包、报文、比特

C.包、帧、比特 D.数据块、分组、比特

(5) 在OSI 参考模型中能实现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互连功能的层是 C 。

A.传输层 B.应用层 C.网络层 D.物理层

第四章习题答案

1. 填空题

(3) IEEE 802局域网标准将数据链路层划分为 逻辑链路控制 子层和 媒体访问控制 子层。

(4) 在令牌环中,为了解决竞争,使用了一个称为 令牌 的特殊标记,只有拥有的站才有权利发送数据。令牌环网络的拓扑结构为 环型 。

(5) 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有 拓扑结构 、传输介质和 介质访问控制技术 。

(6)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的原理可以概括为 先听后发 、边听边发、__冲突停发___________、随机重发;

2. 选择题

(1) 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用 C 拓扑结构。

A.星型 B.总线型 C.环型 D.树型

(2) Ethernet Switch的100Mbit/s全双工端口的带宽为 C 。

A.100Mbit/s B.10/100Mbit/s C.200Mbit/s D.20Mbit/s

(3) 对于***用集线器连接的以太网,其网络逻辑拓扑结构为 C ;

A.总线结构 B.星型结构

C.环型结构 D.以上都不是

(4) 有关VLAN的概念,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VLAN是建立在局域网交换机和ATM交换机上的,以软件方式实现的逻辑分组

B.可以使用交换机的端口划分虚拟局域网,且虚网可以跨越多个交换机

C.使用IP地址定义的虚网与使用MAC地址定义的虚网相比,前者性能较高

D.VLAN中的逻辑工作组各节点可以分布在同一物理网段上,也可以分布在不同的物理网段上

(5) 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 A 的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

A.光纤 B.同轴电缆 C.双绞线 D.微波

(6) IEEE802.3物理层标准中的10BASE-T标准***用的传输介质为A 。

A.双绞线 B.粗同轴电缆 C.细同轴电缆 D.光纤

第五章习题答案

1.选择题

(1). A 是整个结构化布线系统的骨干部分。

A.垂直竖井系统  B.平面楼层系统

C.机房子系统 D.布线配线系统

(2).水平布线系统是结构化布线系统中的六个子系统之一,下面关于水平布线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在一个多层的建筑物中,水平布线系统是整个结构化布线系统的骨干部分。

B.水平布线系统起着支线的作用,一端连接用户工作区,另一端连接垂直布线系统或设备间;

C.水平布线系统包括了用于连接用户设备的各种信息插座及相关配件(软跳线、连接器等);

D.将垂直布线的干线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的通信插座;

第六章习题答案

1.选择题

(1) 下列 D 不是网络操作系统软件。

A.Windows NT Server B.NetWare

C.UNIX D.SQL Server

(2) 网络操作系统的系统容错技术中不包括 D

A.硬盘镜像 B. 事务跟踪系统 C. 电源备份 D. 用户鉴权

(3) 下列 D 属于网络操作系统的容错技术。

A.用户帐户 B. 用户密码 C. 文件共享 D. 磁盘镜像与磁盘双工

(4) 为了保证服务器中硬盘的可靠性,可以***用磁盘镜像技术,其标准是  C 。

A.RAID 5 B. RAID 3 C. RAID 1 D. RAID 0

第七章习题答案

1. 选择题

(1) 可以为程序员提供高层、跨平台、多协议的接口功能的软件称为 D 。

A.服务端开发软件 B.用户端开发软件

C.网络协议 D.中间件

(2) 在Client/Server结构中,客户机使用一条SQL命令将服务请求发送到 B ,由它将每一条SQL命令的执行结果回送给客户机。

A.文件服务器 B.数据库服务器

C.应用服务器 D.对象服务器

(3) 客户机提出服务请求,网络将用户请求传送到服务器 服务器执行用户请求,完成所要求的操作并将结果送回用户,这种工作模式称为___A________。

A.Client/Server 模式 B.对等模式

C.CSMA/CD模式 D.Token Ring 模式

第八章习题答案

1. 选择题

(1) X.25网络是一种 D 。

A.企业内部网 B.帧中继网 C.局域网 D.公用分组交换网

(2) 网桥工作在互连网络的 B 。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3) 路由器运行于OSI模型的 B 。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4) 帧中继技术本质上是 D 交换技术。

A.报文 B.线路 C.信元 D.分组 

(5) 在计算机网络中,能将异种网络互连起来,实现不同网络协议相互转换的网络互连设备是___B_________。

A.集线器 B.路由器 C.*** D.中继器

(6) 对于缩写词X.25、ISDN、PSTN和DDN,分别表示的是 。

A. 数字数据网、公用电话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帧中继

B. 分组交换网、综合业务数字网、公用电话交换网、数字数据网

C. 帧中继、分组交换网、数字数据网、公用电话交换网

D. 分组交换网、公用电话交换网、数字数据网、帧中继

(7) 英文单词Hub、Switch、Bridge、Router、Gateway代表着网络中常用的设备,它们分别表示为 A 。

A. 集线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

B. 交换机、集线器、网桥、***、路由器

C. 集线器、交换机、网桥、***、路由器

D. 交换机、网桥、集线器、路由器、***

(8) 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基本速率接口和基群速率接口的传输速率分别为 B 。

A. 128Kbit/s和1.544Mbit/s

B. 144Kbit/s和2.048Mbit/s

C. 144Kbit/s和1.544Mbit/s

D. 64Kbit/s和2.048Mbit/s

第九章习题答案

1.填空题

(1) HTTP协议是基于TCP/IP之上的,WWW服务所使用的主要协议,HTTP会话过程包括连接、 请求  、应答和 断开 。

(2) IP地址中主机部分如果全为1,则表示__有限广播地址___地址,IP地址中主机部分若全为0,则表示__网络___地址。

(3) WWW客户机与WWW服务器之间的应用层传输协议是 HTTP ;

 HTML 是WWW网页制作的基本语言。

(4) FTP能识别的两种基本的文件格式是 文本 文件和  二进制  文件。

(5) 在一个IP网络中负责主机IP地址与主机名称之间的转换协议称为__域名系统__,负责获取与某个IP地址相关的MAC地址的协议称为__地址解析协议_。

(6) 在Internet中URL的中文名称是_统一***定位器__;我国的顶级域名是_cn______。

(7) Internet中的用户远程登录,是指用户使用 TELNET 命令,使自己的计算机暂时成为远程计算机的一个仿真终端。

(8) 发送电子邮件需要依靠 简单邮件传输 协议,该协议的主要任务是负责邮件服务器之间的邮件传送。

2.选择题

(1) 在下面的IP地址中, C 属于C类地址。

A.141.0.0.0 B.3.3.3.3

C.1***.234.111.123 D.23.34.45.56

(2) 在Intranet服务器中, D 作为WWW服务的本地缓冲区,将Intranet用户从Internet中访问过的主页或文件的副本存放其中,用户下一次访问时可以直接从中取出,提高用户访问速度,节省费用。

A.WWW服务器 B.数据库服务器

C.电子邮件服务器 D.代理服务器

(3) 在给主机配置IP地址时,合法的是 A 。

A.129.9.255.18 B.127.21.19.109

C.192.5.91.255 D.220.103.256.56

(4) HTTP是 D 。

A.统一***定位器 B.远程登录协议

C.文件传输协议 D.超文本传输协议

(5) ARP协议的主要功能是B 。

A.将物理地址解析为IP地址 B.将IP地址解析为物理地址

C.将主机域名解析为IP地址 D.将IP地址解析为主机域名

(6) 使用匿名FTP服务,用户登录时常常使用  A  作为用户名。

A.anonymousB.主机的IP地址

C.自己的E-mail地址 D.节点的IP地址

第十章习题答案

1.填空题

(1) 网络安全遭到破坏时,所能***取的基本行动方案有 主动方式和 被动 方式。

(2)  防火墙 是指一个由软件和硬件系统组合而成的专用“屏障”,其功能是防止非法用户入侵、非法使用系统***以及执行安全管制措施。

2. 选择题

(1) 在企业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用来检查网络请求分组是否合法,保护网络***不被非法使用的技术是____B______。

A.防病毒技术 B.防火墙技术 C.差错控制技术 D.流量控制技术

(2) 网络安全机制主要解决的是  C 。

A. 网络文件共享 B. 因硬件损坏而造成的损失

C. 保护网络***不被***、修改和窃取 D. 提供更多的***共享服务

(3) 为了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交换过程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通常***用对用户身份的鉴别。下面不属于用户身份鉴别的方法是 D。

A. 报文鉴别 B. 身份认证 C. 数字签名 D. 安全扫描

关于网络基础知识题库答案第五章和网络基础知识题库答案第五章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