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网络架构演进分析(5G的网络构架)

网络设计 337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5g网络架构演进分析,以及5G的网络构架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1、5G接入网由哪些网元组成,有什么不同架构?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5g网络架构演进分析,以及5G的网络构架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5G接入网由哪些网元组成,有什么不同架构?

5G接入网(AN)有无线侧网络架构和固定侧网络架构。

无线侧:手机或者集团客户通过基站接入到无线接入网,在接入网侧可以通过RTN或者IPRAN或者PTN解决方案来解决,将信号传递给BSC/RNC。在将信号传递给核心网,其中核心网内部的网元通过IP承载网来承载。

固网侧:家客和集客通过接入网接入,接入网主要是GPON,包括ONT、ODN、OLT。信号从接入网出来后进入城域网,城域网又可以分为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BRAS为城域网的入口,主要作用是认证、鉴定、计费。信号从城域网走出来后到达骨干网,在骨干网处,又可以分为接入层和核心层。

扩展资料

5G网络的主要优势在于,数据传输速率远远高于以前的蜂窝网络,最高可达10Gbit/s,比当前的有线互联网要快,比先前的4G LTE蜂窝网络快100倍。另一个优点是较低的网络延迟(更快的响应时间),低于1毫秒,而4G为30-70毫秒。

由于数据传输更快,5G网络将不仅仅为手机提供服务,而且还将成为一般性的家庭和办公网络提供商,与有线网络提供商竞争。以前的蜂窝网络提供了适用于手机的低数据率互联网接入,但是一个手机发射塔不能经济地提供足够的带宽作为家用计算机的一般互联网供应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5G

5G网络发展的最终趋势是什么?

5G建设意义——推动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转变

到目前为止,互联网的发展经过三个时代:桌面办公互联网为第一个时代的应用,第二个时代便是乔布斯用苹果手机和App

Store应用商店重新定义的*** 消费互联网,如今我国即将迎来互联网应用的第三个时代,即互联网在实体经济中的基础应用,产业互联网。

早在2015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就已提出一个概念,叫“互联网+”,指出互联网将跟传统产业和实体经济进行深度融合,进入互联网的“互联网+”时代,即开启我国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转变,但从“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到今天我国将产业互联网建设真正开始落实却间隔了5年的时间。原因正是因为缺乏技术,万物联网的设想无法实现。而5G的出现正好成为我国互联网模式转变的强有力技术支持。5G是移动通信技术的全新升级,5G网络的主要优势在于传输快、延迟低以及多服务。

5G建设现状——产业蓬勃发展

目前,我国已建成5G基站超过13万个。为了加快5G“新基建”建设进度,2020年3月12日,中国电信宣布与中国联通在2020年三季度将完成全国25万座5G基站共建工作。中国铁塔也表示截至2020年3月初,中国铁塔累计建成5G基站超20万座,2020年全年***部署50万座。此外,中国移动已全面完成5G一期工程建设,在50个城市实现5G商用。2020年3月6日,中国移动正式启动了2020年5G二期无线网主设备集中***购,共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集***,需求数量总计232143个5G基站。力争2020年底5G基站数达到30万,确保2020年内在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提供5G商用服务。

5G建设应用——个人消费与产业渗透并进

个人消费方面,结合5G具有传输快的优点,移动宽带的增强将引起个人消费终端的更换。以手机为例,在4G出现以前人们日常用手机多以键盘机为主,屏幕普遍较小,多数不具有浏览图片以及拍照功能,手机主要为人与人之间沟通搭建桥梁。而在4G出现以后,智能手机出现,手机键盘被更大的屏幕取代,功能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除了基本通话功能以外,摄像、***、基础办公、线上购物等功能纷纷上线,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5G的出现势必也会引起手机新一轮的变革。

此外,5G的出现将万物互联的实现向前推进了一步,工业制造、供应链管理、

进销存管理、信息整合等多方面的产业应用均可引入5G,实现企业一体化运作的规划与监控。目前我国正逐渐完成5G技术在各个产业中的渗透。例如,在2020年中国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5G就以“大带宽、低时延、广联接”的特性,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运营商联合华为、中兴等设备供应商为包括火神山、雷神山在内的全国各地百余家重点医院提供5G网络覆盖。基于5G的全天候“云监工”、灵活调动医疗***的“5G+远程会诊”和人群密集区域“5G+热成像”等应用,有效支撑了疫情防控。

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5G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产业链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5G 技术架构和关键技术

挑战:现在仅实现独立 5G 组网,后续要实现车联网之类的应用,必须提供站间互传的连续覆盖,5G 的最大覆盖范围200-300米。

NGC(Next Generation Core):下一代核心网;

NG-RAN(Next Gene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下一代接入网。

EPC(Evolved Packet Core):演进包转发核心网;

4G 网络中,网络中的组件称为网元功能。使用的专用网络设备实现某些功能。

5G 网络中,网络组件称为网络功能。使用虚拟化的网络功能来实现网络功能,便于管理,弹性伸缩。

将专用设备转为虚拟化网络功能。

4G 中,所有设备共享一个通道进行通信。

5G 中,业务被分割在不同的管道内。

用户面功能:编解码、SA、TCP 加速、***优化、缓存、Web 加速、可靠性。

控制面板功能:注册、移动性管理、安全、服务管理、QoS、鉴权、路由、策略控制、用户数据管理、应用功能。

4G 中,数据需要经过接入网,传入核心网,再穿回来。

5G 中,中心DC负责:信令面集中,简化运维,服务化架构到敏捷运维。本地DC:流量本地化、无缝移动业务锚点。边缘 DC:用户体验提升,原生MEC 能力。

控制信息传到 DC,用户数据本地处理。

业务之间的隔离:TDM,时分多址;

业务内的隔离:***。

BBU 从放置在站点,到放置在汇聚点(放置BBU,需要机房,集中管理成本更低)。

CU/DU的划分:按照延迟划分,延迟要求高的放置在 CU,延迟不敏感的放置在 DU。

5g的研发历程

5G的发展历程如下:

2013年2月,欧盟宣布,将拨款5000万欧元。加快5G移动技术的发展,***到2020年推出成熟的标准。

2013年5月13日,韩国三星电子有限公司宣布,已成功开发第5代移动通信(5G)的核心技术,这一技术预计将于2020年开始推向商业化。

该技术可在28GHz超高频段以每秒1Gbps以上的速度传送数据,且最长传送距离可达2公里。相比之下,当前的第四代长期演进(4GLTE)服务的传输速率仅为75Mbps。

而此前这一传输瓶颈被业界普遍认为是一个技术难题,而三星电子则利用64个天线单元的自适应阵列传输技术破解了这一难题。

与韩国4G技术的传送速度相比,5G技术预计可提供比4G长期演进(LTE)快100倍的速度。利用这一技术,下载一部高画质(HD)电影只需十秒钟。

早在2009年,华为就已经展开了相关技术的早期研究,并在之后的几年里向外界展示了5G原型机基站。

华为在2013年11月6日宣布将在2018年前投资6亿美元对5G的技术进行研发与创新,并预言在2020年用户会享受到20Gbps的商用5G移动网络。

2014年5月8日,日本电信营运商 NTT DoCoMo 正式宣布将与 Ericsson、Nokia、Samsung 等六家厂商共同合作,开始测试凌驾现有 4G 网络 1000 倍网络承载能力的高速 5G 网络,传输速度可望提升至 10Gbps。

预计在2015年展***外测试,并期望于 2020 年开始运作。

2015年3月1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已成功研制5G网络,并进行100米内的传送数据测试,每秒数据传输高达125GB,是4G网络的6.5万倍,理论上1秒钟可下载30部电影,并称于2018年投入公众测试,2020年正式投入商用。

2015年3月3日,欧盟数字经济和社会委员古泽·奥廷格正式公布了欧盟的5G公司合作愿景,力求确保欧洲在下一代移动技术全球标准中的话语权。

奥廷格表示,5G公私合作愿景不仅涉及光纤、无线甚至卫星通信网络相互整合,还将利用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移动边缘计算(MEC)和雾计算(Fog Computing)等技术。

在频谱领域,欧盟的5G公私合作愿景还将划定数百兆赫用于提升网络性能,60 GHz及更高频率的频段也将被纳入考虑。

欧盟的5G网络将在2020年~2025年之间投入运营。

2015年9月7日,美国移动运营商Verizon无线公司宣布,将从2016年开始试用5G网络,2017年在美国部分城市全面商用。

我国5G技术研发试验将在2016-2018年进行,分为5G关键技术试验、5G技术方案验证和5G系统验证三个阶段实施。

2016年3月,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表示:5G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未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4G相比,不仅将进一步提升用户的网络体验,同时还将满足未来万物互联的应用需求。

从用户体验看,5G具有更高的速率、更宽的带宽,预计5G网速将比4G提高10倍左右,只需要几秒即可下载一部***电影,能够满足消费者对虚拟现实、超******等更高的网络体验需求。

从行业应用看,5G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更低的时延,能够满足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等行业应用的特定需求,拓宽融合产业的发展空间,支撑经济社会创新发展。

从发展态势看,5G还处于技术标准的研究阶段,后来几年4G还将保持主导地位、实现持续高速发展。但5G有望2020 年正式商用。

2016年,诺基亚与加拿大运营商Bell Canada合作,完成加拿大首次5G网络技术的测试。测试中使用了73GHz范围内频谱,数据传输速率为加拿大现有4G网络的6倍。

2017年2月9日,国际通信标准组织3GPP宣布了“5G”的官方 Logo。

2017年11月15日,工信部发布《关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使用3300-3600MHz和4800-5000MHz频段相关事宜的通知》,确定5G中频频谱,能够兼顾系统覆盖和大容量的基本需求。

2017年11月下旬中国工信部发布通知,正式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工作,并力争于2018年年底前实现第三阶段试验基本目标。

2017年12月21日,在国际电信标准组织3GPP RAN第78次全体会议上,5G NR首发版本正式冻结并发布。

2017年12月,发改委发布《关于组织实施2018年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通知》,要求2018年将在不少于5个城市开展5G规模组网试点,每个城市5G基站数量不少50个、全网5G终端不少于500个。

2018年2月23日,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召开前夕,沃达丰和华为宣布,两公司在西班牙合作***用非独立的3GPP 5G新无线标准和Sub6 GHz频段完成了全球首个5G通话测试。

2018年2月27日,华为在MWC2018大展上发布了首款3GPP标准5G商用芯片巴龙5G01和5G商用终端,支持全球主流5G频段,包括Sub6GHz(低频)、mmW***e(高频),理论上可实现最高2.3Gbps的数据下载速率。

2018年6月13日,3GPP 5G NR标准 SA(Standalone,独立组网)方案在3GPP第80次TSG RAN全会正式完成并发布,这标志着首个真正完整意义的国际5G标准正式出炉。

2018年6月14日,3GPP全会(TSG#80)批准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5G NR)独立组网功能冻结。加之2017年12月完成的非独立组网NR标准,5G已经完成第一阶段全功能标准化工作,进入了产业全面冲刺新阶段。

2018年6月28日,中国联通公布了5G部署:将以SA为目标架构,前期聚焦eMBB,5G网络***2020年正式商用。

拓展资料

社会对5G的评价:

贝尔实验室无线研究部副总裁西奥多·赛泽表示,5G并不会完全替代4G、WiFi,而是将4G、WiFi等网络融入其中,为用户带来更为丰富的体验。

通过将4G、WiFi等整合进5G里面,用户不用关心自己所处的网络,不用再通过手动连接到WiFi网络等,系统会自动根据现场网络质量情况连接到体验最佳的网络之中,真正实现无缝切换。

欧盟数字经济和社会委员古泽·奥廷格表示,5G必须是灵活的,能够满足人口稠密地区、人口稀疏地区以及主要的交通线等各种场景的需要。

对信息通信业而言,2016年全国“两会”透露的信息着实令人振奋。不仅***总理在***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4G网络,为4G点赞,而且“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明确提出,将积极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和超宽带关键技术研究,启动5G商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5G

5G网络架构有哪几种?

5G有两种组网架构,分别是NSA与SA。

NSA:非独立组网架构,意思是此架构下,5G必须依赖4G网络来部署。5G终端与核心网之间***用4G的协议栈架构实现,4G核心网只要经过简单的升级就可以支持NSA,实现5G基站接入。NSA终端需要支持同时接入到4G基站与5G基站(称为双连接),在此架构中,5G基站主要是发挥其高带宽的特性,提升用户数据的传输能力。***用NSA架构可以快速建设5G网络,建设成本低。

SA:独立组网架构,就是说5G独立组网,不依赖4G网络。在此架构中,终端不需要接入4G基站,所有的信令与数据都由5G基站完成。此时,必须新建全新的5G核心网,5G核心网引入了很多新的技术特性(如服务化架构等),一般***用虚拟化技术部署在数据中心,建设成本较高。

SA架构,引入了很多新的特性,最重要的特性是切片(其意思是在一张网络上构建出多张独立的虚拟网络,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SA网络是NSA网络的演进方向。

目前全球已经建成的5G网络,绝大部分都是NSA,只有少量的5G网络是SA。我国三个运营商已经***用SA架构建成了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5G网络,是值得骄傲的事情。

相比4G,5G的网络架构有哪些变化?

信号塔更加秘籍,发射功率变小,定位更加精确,通话质量更清晰,网络传输更快。

关于5g网络架构演进分析和5G的网络构架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扫码二维码